快被吃光了!2種食用魚列保育類
記者 呂幼綸/報導
在發生墾丁的明星石斑魚可能落入海產店,祭了食客的五臟廟之後,林務局9日公告,兩種原屬食用魚的國內魚種曲紋唇魚及隆頭鸚哥魚,列為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,如有人獵捕,就可依野生動物保育法議處。
林務局最新修正「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」,新增了國內物種曲紋唇魚及隆頭鸚哥魚為保育類野生動物;國際物種則參考華盛頓公約第15、16次會員大會最新附錄修正,新增382種、移除12種、變更保育等級4種。
聽來不熟悉的曲紋唇魚,提到俗名「蘇眉」,大家可能就想起餐廳的菜單了。林務局保育組組長管立豪說,曲紋唇魚和隆頭鸚哥都是食用魚,也是漁業署不主張列管的經濟海洋魚類,但在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究員鄭明修提出資料,顯示曲紋唇魚僅剩20條、隆頭鸚哥僅有20~30條之後,先經專家會議審查認有列入保育類野生動物的需要,並經野生動物保育諮詢委員會第8屆第3次會議審核同意。
至於國際物種的修正,則是參考華盛頓公約第15、16次會員大會最新附錄,以及國際貿易現況、國內市場流通情形,將華盛頓公約附錄一物種,附錄二哺乳綱、鳥綱、爬蟲綱、兩棲綱之箭毒蛙科及曼蛙科全部列入,但排除由商業繁殖場提供的國際貿易物種。
其中CITES附錄二動物納入保育類野生動物有鱷目的寬吻凱門鱷、黑凱門鱷、美洲鱷等;蛇亞目之蟒科現生所有種、南美水蛇、印度食卵蛇等; 蜥蜴亞目,如印度王者蜥屬、王者蜥屬、葉尾手宮屬、毒蜥屬、瑤山鱷蜥等,龜鱉目之豬鼻龜、斑點水龜、閉殼龜現生所有種。移除的動物包括約綠鬣蜥、大西洋鱘、澳洲肺魚等12種。並修正部分動物分類、學名及中名。詳文可參閱林務局全球資訊網。
曲紋唇魚
學名:Cheilinus undulatus,又稱波紋鸚鯛、波紋唇魚,常俗稱為蘇眉,也有拿破崙、龍 王鯛、海哥龍王及大片仔等別名,
科別 : 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隆頭魚科的其中一種。
體型 : 最大體長可達2公尺,體重200公斤以上,壽命可達45-50年
其他 : 有名的食用魚,但近年因過度捕撈而被IUCN紅色名錄列為瀕危物種,且目前受到《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》(CITES)保護,列為附錄二的物種, 目前僅存於墾丁、綠島、蘭嶼海域
隆頭鸚哥魚
學名 : Bolbometopon muricatum,又名駝峰大鸚嘴魚,俗名鸚哥,
科別 : 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隆頭魚亞目鸚哥魚科的其中一種,本種為鸚哥魚科最大型 的魚種
其他 : 過去為潛水鏢魚對象,也是水族館重要展示魚種,分布墾丁、綠島、蘭嶼海 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