賞鳥、看水母 國慶連假趣味多

記者 蕭士塔/台南報導

東北季風揚起氣溫變冷,候鳥紛紛到嘉南地區報到,賞鳥是國慶連假最平民化的戶外活動,黑面琵鷺台南主棲地曾文溪口已有200餘隻,較去年同期增加很多,除水鳥外,在淺水域漂浮的水母也引發民眾興趣,有人甚至撈回家飼養。

台南地區沿海濕地不難發現水母。   蕭士塔/攝

在四草野生動物保護區水池、濱海廢棄鹽田、養殖區的魚塭及潮溝都不難發現水母,以白色的「海月水母」居多,經驗顯示,當天氣變冷又出大太陽,台南地區的沿海濕地就會出現大量水母。

為什麼沿海濕地會出現水母?眾說紛紜,台南市動保處處長李朝全認為與溫室效應,氣候變化大有關;台南市水產養殖業發達,養殖池水富含營養,收成時排出池水造就適合水母生長繁殖的濕地環境。水母齊聚賞鳥區讓民眾驚喜連連,而遠眺水鳥、俯視水母,自有一番樂趣。

黑面琵鷺除了曾文溪出海口主棲地外,其餘水域也有零星出現。  蕭士塔/攝

前幾年水族界興起一股養水母熱,台南地區地利之便,可以輕易撈捕水母及汲海水,但飼養仍是一大挑戰,絕大多數不到一星期就死亡,原因不外水族箱容積不足、水質及溫度不適等,最主要的是,必須以海水飼養,而水族市場沒有針對水母開發專用飼料,飼養者只能將一般觀賞魚飼料磨粉餵食,似乎不合水母胃口,也加速水質惡化。

不過,喜歡挑戰的人還是再接再厲,還是有人撈水母回家飼養,相信不久就可以分享心得。

所屬專案: 
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,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。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,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。